庆阳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1年度生态市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和2012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2-01-12 来源: 作者: 编辑: 市环境监控中心

市政府

2011年,我市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

决策部署,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富民的思想,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为抓手,结合污染减排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召开了生态市创建动员大会,印发了《庆阳市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2011年生态市建设工作计划》。在市环保局设立了生态市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生态市创建日常业务工作;各县(区)、各创建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创建组织机构,印发了考核办法和创建工作计划等文件,明确了责任和创建任务,实行乡镇、部门一把手问责制;西峰区、环县、镇原县、庆城县把生态县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年度实行单项考核,对建设任务完成好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华池、宁县、合水、正宁县设立了环境保护、生态县建设年度考核双奖,细化了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对生态乡镇创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有力的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长庆油田逐级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以责任书明确环保责任,加大环保责任追究和业绩考核力度,逐级落实环保责任,形成一级压一级,压力层层传递的环保责任体系。二是深入督查指导。市政府先后两次对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生态办多次逐县(区)、逐乡镇开展现场督查并发布督查通报;市住建局每季度组织对县区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现场进行督查; 市林业局在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通知》后,成立了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宣传动员,全面落实封山禁牧各项措施,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市环保局向上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2322万元;市林业局投资700多万元,完成优质林果基地建设43万亩;市住建局向上积极争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1.53亿元;市国土局争取部省项目39个,资金1.45亿元,开发整治土地总规模12万亩;市农牧局向上争取农村清洁能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5952万元,建成沼气池12800个;各县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正宁县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的创建专项工作经费,每个创建乡镇安排3-5万元工作经费,保障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二)强化重点工程,推进基础建设。生态市建设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重点在县区。一是以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取得突破。各县区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现场督办,加班加点,强势推进。环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庆城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华池县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试运行;西峰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项目已申请省环保厅验收;合水县、正宁县、宁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开工建设。二是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为重点的 洁净工程扎实推进。正宁县、宁县、华池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已全面建成;合水县、环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开工建设;镇原县、西峰区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等待评审验收。三是以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的蓝天工程稳步推进。西峰区在建成南区、广场路集中供热工程后,计划投资1.2亿元,新建区域集中供热站一座;庆城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完成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镇原县集中供热改造完成三座换热站项目;环县北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完成了地址勘察、锅炉招标审批。全市集中供热项目开展良好,进展顺利。

(三)强化污染防治,保障生态安全。一是严把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新五小新六小淘汰企业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控制产能过剩重点行业的项目建设。二是切实保护饮用水源。编制报批了《庆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完成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年度任务。华池县、环县、庆城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均已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围网、标志牌界碑设立,饮用水源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巴家咀水库饮用水水质良好,均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工程。林业部门根据生态市建设森林覆盖率完成指标,重新编制了《2011--2015年庆阳市造林绿化工作计划》,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当前的25.23%提高到35.46%。各县(区)完成工程造林11.95万亩、“天保”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4.4万亩、“三北”防护林8.35万亩、“千亩示范林”11.49万亩、薪炭林建设9.36万亩,加大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其中在子午岭实施森林抚育4.9万亩,改换树种营造优质用材林1.48万亩,环县防沙治沙造林3.26万亩,林业生态工作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完成梯田建设27.59万亩,石油开发、公路建设等恢复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造林种草完成125.67平方公里,完成生态市建设指标的53%。四是狠抓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4家重点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环保规范化管理。同时申报了庆城县驿马镇熊家庙乡节能路灯项目、庆城长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庆城环能建材公司、华池华科生物公司、宁县绿鑫草蓄公司等节能循环项目。全年我市污染减排工作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强化环境整治,改善城乡环境。今年以来,全市结合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大力开展乡镇和村庄、道路、绿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提升。市农牧局加强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全市耕地保存量保持在943.26万公顷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668. 9万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71%。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8.51万吨,其中氮肥4.78万吨,磷肥3.23万吨,钾肥0.5万吨。秸秆直接还田800吨,青贮秸秆350吨。同时全市安排资金300万元,新建废旧农膜加工厂15户,回收站30个,共组织回收废旧农膜0.3万吨,加工利用0.28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93%以上;华池县重点对城壕川、元城川、柔远河、二将川等公路沿线河流两侧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宁县开展了整治脏乱、优化环境、塑造形象、争创文明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县委、县政府把每月十五日确定为全县城乡环境整治日。全市累计有25个乡镇73个村申请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生态乡镇村,目前华池县南梁乡、林镇乡创建成功国家级生态乡镇,宁县焦村乡任村创建成功国家级生态村;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乡镇58个,生态村200个。

(五)强化环保宣传,树立生态理念。通过开设各种专版、专栏、专题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生态市建设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市广电局在庆阳电视台《庆阳新闻》栏目中开设“九城同创--生态市创建”栏目,定期报道宣传生态市建设情况;市卫生局年初制定“绿色医院”创建计划和考核标准,定期对医院绿色创建情况进行考核;市人口委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市教育局坚持“生态立校、绿色发展”的理念,(庆阳一中)在高中新课改过程中,将环保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了选修课,把生态知识、森林知识、环境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者、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市、县生态办编发了百余期生态市(县)创建工作简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生态市创建进展顺利,但由于创建工作基础差、时间短、任务重、投入大、要求严,生态市建设工作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减排难题有待破解。污染减排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减排任务的不断加大,全市减排空间越来越小,要在短期内完成艰巨的减排任务,难度很大。二基础创建有待加强。由于我市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加之个别县区不够重视,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创建进度较慢。对照国家生态市的创建要求,我市还需要建设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任务仍很繁重,尤其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各级财政收支矛盾都比较突出,资金保障不够,市场化运作空间不大,投入机制不够健全,这也是当前生态建设主要瓶颈。三是创建机制有待完善。县乡是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县乡生态建设的整体水平决定了我市生态市建设的水平。目前,虽然建立了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但个别县(区)统筹规划不够,创建工作尚处于乡镇各自为战阶段,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局面还未真正形成。四是生态修复有待提高。我市自然环境恶劣,森林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任务非常艰巨。长期以来我市主要以刺槐、油松为主,经济林发展滞后,不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五是创模工作有待加快。目前西峰区环境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创模规划未进行评审,“创模”工作没有全面展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2年,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关键年,我们将在今年生态创建工作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扎实推进,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一)大力促进绿色增长。坚持在引进中提升、在增长中转型、在发展中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加大环保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严格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全力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按照国家的政策取向和要求,认真搞好资源节约型项目的策划和申报工作,做好西峰、长庆桥、和盛、周家、驿马一园四区国家级绿色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同时认真抓好我市节水型社会实施方案的落实,做好城区用水大户和居民节水试点工作。

(二)大力推进重点工程。一是强势推进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全市70%以上的绿色创建细胞达到绿色标准;以三统筹试点为抓手,县(区)政府要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市县(区)40%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达到省级以上创建标准,全市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分别达到8个和1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达标数分别达到25个和100个,市级生态乡镇60个,生态村200个。二是抓好重点污染减排项目的实施。尽快完成西峰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和庆城县、环县、华池县污水处理工程的验收工作,并投入正常运行。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全面开展环保标志核发与管理工作,做好机动车辆注销牌照、机动车辆报废拆解数量和机动车辆环保标志作废的减排核查工作。深入开展市区生活污染专项整治,持续抓好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做好市控重点企业入网和在线监测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因地制宜建设森林公园、生态游园和休闲广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抓好岐黄文化游、农耕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子午岭生态游、黄土风情游等项目建设;抓好造林绿化,打造西长风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林带、经济林带和人文景观林带,大力开展市区万亩生态林义务植树、荒山荒坡造林绿化活动,加大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力度,推进天保三北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业污染防治,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三)大力拓宽投资渠道。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建议市政府设立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县乡生态建设。在做好生态市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项目的策划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有关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

(四)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继续强化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健全一把手抓生态建设的工作机制,强化约束激励机制,推进政策创新。强化考核奖惩机制,加大生态市建设项目督查和考核力度,确保各类创建工程按期完成。对各地各部门年度生态市建设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并通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大力夯实公众基础。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好的典型、存在问题,指导各级生态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社区、宾馆六大绿色创建工程,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公众对生态市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努力营造政府牵头,环保、发改、林业、住建、水利、农牧、卫生、财政、监察、交通、宣传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字体大小 :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版权所有:365bet官方直营
单位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弘化西路1号 电话:0934-8687558 传真:0934-8270716
您是第 位访问者